close
一、緒論



研究緣起

   久聞大安森林公園是台北市第一座以森林公園為目標而規劃的都會公園,地上面積25.894公頃,是目前台北市中心佔地最廣的公園。卻未有機會深入了解,因此藉此機會想探究大安森林公園的成因、背景、生態環境及所肩負的生態意義和功能。



活動規劃

11月19日星期日,參加荒野協會所辦大安森林公園解說活動。

11月20日星期一,討論決議大家分頭尋找資料、議題,再擇日討論。

12上旬多次討論確定方向,並討論訪問荒野保護協會事宜。

12月下旬接洽荒野保護協會,並討論、決定訪問題目。

1月上旬二次探訪荒野保護協會,一次正式訪問留下紀錄。

1月8日星期一,討論分工事宜,開始製作書面資料、簡報及其它多媒體資料。

二、大安森林公園簡介



歷史沿革

大安森林公園為日據時代所擬定的都市計劃,規劃為佔地82.77公頃的七號公園預定地。民國38年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國軍在此安置家眷、興建眷村。爾後憲兵營區、國際學舍及違建戶等單位相繼進駐。

雖然台北市政府一直保留此地為公園預定地,但面對已增加至2000多戶的居民及政治社會等因素,興建公園的計畫被延宕下來,這裡變成誰也不願碰觸的燙手山芋。民國70年代開始有闢建公園的實質計畫,各界皆參與討論,之間還曾發生是否改建為「巨蛋」體育館的爭論。

經過審慎評估後,台北市政府認為在交通未改善下,興建「巨蛋」帶來的人潮,勢必帶來台北的「交通黑暗期」。再加上當時的市長黃大洲先生積極推動公園的籌備。市政府並有鑒於市區內居住環境日益惡化,因此決定將其規劃為一都會公園。

民國81年首先拆除國際學舍,並解決徵收、土地住戶拆遷補償、是否拆除觀音像的爭議。經過多次抗爭和溝通,紛擾才一一平息。最後,在民國83年3月29日,大安森林公園終於誕生。



分區介紹

整座公園幅員甚大,我們依植栽的特性劃分成八個區域,各區的概略位置及特色。



(一)森林大門

  由信義路與新生南路交會口進入,有朴樹、茄苳、觀音像附近的金絲竹、綠竹、葫蘆竹與麻竹等形成的竹林等,以人文開啟自然情懷。



(二)水池區

  在竹林區東側的大水池,周圍有金露花、雪茄花、六月雪,間植垂柳、野薑花、莎草等水生植物,中間一座堆砌的人工小島上有大葉按、大葉合歡等喬木,水池外散植大葉桉、山櫻花、垂柳、構樹、落羽松、饅頭果、小葉桑等大小喬木。

這一區是鳥類的棲息樂園,水中鵝鴨悠遊,夜間蛙鳴蟲唱,自成一個世界。



(三)音樂台區

  靠近新生南路土丘前的音樂台,有桂花、玉蘭花、含笑花、梔子花等香花植物。另台灣欒樹與苦楝分列於東西向的步道兩旁。



(四)變葉、落花與落果區:

  和平東路、新生南路交會是迷人的變葉樹種區,楓香、烏臼、欖仁樹、黃連木、印度紫檀、榔榆等樹種豐富。



(五)榕樹與果樹區

  在公園和平東路上入口的兩側,栽植正榕、雀榕、斑葉榕、島榕、垂榕、琴葉榕、象耳榕、稜果榕等等,可說是一處榕樹的大觀園。

另外還有蓮霧、楊梅、龍眼及芒果等常見的本土果樹散生其間,初期解說常在此區流連忘歇。



(六)花廊灌木與爬藤植物區:

  靠近建國南路的別緻花廊。四周植有美人樹、黑板樹、落羽松與第倫桃等喬木,花棚架上則攀爬著九重葛、蒜香藤、百香果等爬藤植物;兩旁還有馬櫻丹、矮仙丹、金葉黃槐等灌木,花開時吸引各種蜂蝶來尋花採蜜,讓這裡成了色香味具全的區域。



(七)熱帶與板根植物區

  在花廊的左側方是一片充滿南國風情的棕櫚區,有孔雀椰子、旅人蕉、華盛頓椰子、美人樹等。

這裡的草坪更是一般市民經常來做槌球運動的地方。



(八)活動廣場區

  在大安公園地下停車場的上方,除了步道兩旁的印度紫檀及有香港櫻花之稱的艷紫荊外,放眼望去是各項遊戲設施,此處是兒童們最喜愛的活動廣場區。

旁邊那一大片廣闊的草坪,是放風箏和作日光浴的好所在。



@大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ile200299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